新能源汽车获政策力挺,动力电池导热硅胶片需求将激增
据上海证券报10月18日消息,此次赴重庆考察新能源汽车的调研组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重要进展,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标准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模式创新不断涌现。调研组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安全监管,推动技术提升与推广应用,不断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机构认为,随着后续补贴政策调整的落地,第四季度新能源车销量有望大幅增加,三元锂电池和电动物流车产业将获发展机遇。
据了解,2016年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在6个技术方向已启动实施18个项目,2017年拟在6个技术方向启动19至38个项目。凡企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配套经费,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其中,针对高安全、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技术方面,考核指标将提交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风险识别方法与评测报告;建立电池的安全评测体系,形成相关安全标准;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循环寿命≥1500次,成本≤0.8元/Wh,安全性达到国标要求,年生产能力≥1亿瓦时。试点专项项目的启动将助推锂电池技术升级,有利于新能源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进入9月,新能源汽车概念再度火了起来。家电巨头格力电器宣布收购珠海银隆进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复牌以来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9月6日更是在开市不足1小时成交70亿元,充分反映了资本对新能源汽车的热度。而对比资本市场的高歌猛进,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管理思路已有趋于调整的迹象,以往靠政策推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走上市场驱动之路。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也看到了补贴的后遗症:“长期补贴容易使企业患上政策依赖症,缺乏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曾指出,现有的新能源车补贴体系不仅导致许多本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为了补贴而强行上马,还导致市场驱动力不足,不利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竞争。
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示:“国家已经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并且电动客车安全条件即将发布实施。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动力电池的编码、规格尺寸等标准正在编制、修订,并且也要尽快出台。与此同时,正在组织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提高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做为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导热硅胶片供应商,GLPOLY有望借助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动力电池需求将激增,而将GLPOLY动力电池导热硅胶片的销售额再创一个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