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我国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7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80万辆,近年预计产销将达到100万辆,受新能源汽车产销拉动,我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具体体现在电池、电耗、充电等方面。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未来将迎来淘汰或并购阶段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分为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目前国内主要以锂电池为主。与国外相比,国内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无论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高电锰等材料都处于优势地位。
另外,从行业格局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18年一季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比达到49.5%;第二名为比亚迪,占比达到19.8%;第三名为国轩高科,占比达到8.7%。前三大生产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都足以暗示动力电池市场即将迎来淘汰并购阶段。
但受新能源材料成本的影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利润正在降低。专家预测,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需求不匹配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未来将迎来淘汰或并购阶段
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分为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目前国内主要以锂电池为主。与国外相比,国内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无论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高电锰等材料都处于优势地位。
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配套量稳步上升,从36.4亿WH增长至370.6亿WH,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生产商数量的增多。
同时,我国也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规划显示,到2020年,电池模块的质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5元/Wh以下,详细内容如下:
另外,从行业格局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18年一季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比达到49.5%;第二名为比亚迪,占比达到19.8%;第三名为国轩高科,占比达到8.7%。前三大生产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都足以暗示动力电池市场即将迎来淘汰并购阶段。
但受新能源材料成本的影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利润正在降低。专家预测,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需求不匹配
同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给配套体系的建设。目前国内外对于能源供给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充电模式,一种是换电模式。其中,自充模式是很多国家研究的重点。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充电桩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从2012年的1.79万个增长至2017年的21.3万个,已形成一定规模,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即充电桩的利用效率较低,充电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可持续商业的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另外,部分地区还存在停车费比充电费还贵、充电桩位被油车占的情况,导致用户体验较差。除此之外,充电桩之间的互通互联也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因为这涉及到用户对充电桩的应用情况,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运营好充电桩。所以,针对此项痛点,很多企业也已开始投身于次,但并未见成效。
此文关键词: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