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技术革新 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不再是难题
在国家各种补贴政策的推动下,也为了保卫我们的蓝天白云,新能源电动汽车日渐走进普通百姓家庭一定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可以想像一下,老百姓在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一定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安不安全?充一次电要充多长时间才能充满?充一次电能行驶多少公里?所以动力电池做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心脏,技术革新,生产出充电快、密度高、安全性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动力电池才能打消我们的这些疑虑。
当前,我国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由于不能像燃油汽车那样“随加随走”,所以人们格外关注电动汽车的充电和续航里程。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技术进步对整个电动汽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推动电池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2017年3月联合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30℃到55℃,可具备3C充电能力。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以及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浙江之信控股集团2015年进入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板块以浙江湖州、广东肇庆、澳洲为研发、制造基地,以香港为国际营销中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整合及国际电动汽车市场开发。
研究机构EVTank发布的《2016年中国锂动力电池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锂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达到30.5Gwh,较2015年的17.0Gwh大幅度增长79.4%。EVTank分析认为,虽然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补贴政策的不明朗影响明显,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仍达到50万辆以上,从而带动整个锂动力电池出货量的上涨。
浙江之信控股集团子公司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40WH/Kg,采用快充型电芯的电池可满足5-15C快速充电,还具有宽温应用技术,适合极寒地带使用,单体电芯1C充放电循环5000次以上,专利双重保护模块可通过300℃烘焙热失控测试。
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专家曹鹤表示,经过近两年的销量增速放缓之后,新能源汽车有望于2019年前后再次迎来爆发,年销量或将冲刺百万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池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到2020年,动力电池价格有望下降一半,电动汽车价格更便宜,充电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