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热管理系统市场正成为新能源汽车新蓝海

热管理系统市场正成为新能源汽车新蓝海

点击:7006 日期:2018-10-07 选择字号:
      一方面,全球主流车企越来越重视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效率,并通过温度控制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而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上来看,特斯拉、宝马、大众、通用等车企巨头都开始在电动车型上加大整车级热管理的关注力度,而在国内,北汽、比亚迪、广汽、吉利、威马、蔚来等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业也都紧随其后。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了电子水泵、电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或四通阀等组件,由此也将带动一大批国内外零部件企业瞄准于这块新市场跑马圈地。
      在上述背景之下,高工电动车网获悉,目前包括大陆集团、博格华纳、博世、翰昂在内的大多数国际零部件巨头正加速抢滩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而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奥特佳等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也正在通过收购等方式全力布局。
      其中,大陆集团明确表示其热管理系统将于2019年底在中国本土化量产;而博世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重点项目,目前其许多热管理部件已广泛应用。
      现阶段,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车所用的热管理技术主要以降温冷却为主,且未实现各系统间的集成发展。但是未来,空调系统、动力总成和电池温控系统等将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车内各部件冷热源的解决方案,即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系统。
      一直以来,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长期被日本电装、法国法雷奥等国际巨头垄断,而国内企业主要在空调、发动机冷却系统等细分领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还较少具备集成设计能力的热管理系统总包商,而纯粹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集成系统也未真正应用。对此,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分析认为,国内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掌握一整套的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以乘机突围。
      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整车的续航、安全及电池寿命等有直接影响。在新能源汽车高增长的带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面临了巨大的机遇。
      “相对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更为复杂,相关部件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表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将达56.4亿元,增量市场空间为34.4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
      根据高工电动车网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主要由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减速器冷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相对于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了电子水泵、电动压缩机、电子膨胀阀或四通阀、冷却板及制热系统(热泵或PTC系统)等组件。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传统车整套热管理系统(空调+发动机冷却)价值量约2225-2445元,而纯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由于增加了一系列组件,其价值量约为6625-6825元(其中泵阀+PTC超3000元),大约是传统车的3倍左右。
      总体来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届时,电子水泵、电动压缩机等零部件企业也有望迎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的挑战。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从座舱延伸到了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其功能也由单纯的降温延伸到保温、制热等等。
      国内外零部件企业摩拳擦掌抢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高增长的趋势下,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寻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机遇,以提前抢占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制高点。
      目前,包括大陆集团、博格华纳、电装等国际厂商纷纷“闻风而动”,加快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并相继发布新产品。
      与此同时,包括三花智控、奥特佳在内的国内传统热管理企业同样也在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例如三花智控制不仅推出了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等零部件配套产品,还全力研发热泵空调系统等等。

      除此之外,高工电动车网注意到,近几年,国内针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并购、合作案例也不断增加,或与国际企业开展合作,或收购市场上良好的标的拓展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

      国内部分企业的布局及产品配套情况
      一直以来,传统汽车热管理市场主要被日本电装、法国法雷奥等国际巨头垄断,而国内企业主要在空调、发动机冷却系统等细分领域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传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主要被日本电装、法国法雷奥等国际巨头垄断,但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我国传统零部件企业有望突破瓶颈,成为热管理系统集成供应商。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外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业内人士分析,从技术方面来看,包括电装、法雷奥等国外传统热管理供应商仍占重要优势,但从成本及反应速度来看,国内传统热管理供应商却更占优势。
      行业现状:尚面临诸多挑战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正由“分立式”走向“整体统筹”的方向发展,即将空调系统、动力总成和电池温控系统融合,集成一套合理利用的车内各部件冷热源的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技术尚不成熟,系统集成化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热管理零部件企业大多数从近三年才开始逐步供应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同时大多数企业仅掌握部分领域的热管理技术,且技术尚不成熟。为此,市场上还较少具有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能力的总包商。
      另一方面,现阶段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车所用的热管理系统主要以降温冷却为主,主要有风冷、液冷、直冷(制冷剂直接冷却)三种方式,纯粹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尚未真正应用。
      根据高工电动车网了解,目前效率与成本较低的液冷和风冷(空气冷却)是最常用的热管理方式,例如宝马i3、华晨宝马之诺、特斯拉等均采用液体冷却技术,而北汽、众泰、吉利等国内厂商上市新车的电池包大多采用空冷,且在热管理系统中基本还未加入加热方案。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对部件的功能提出了更高核心的要求,不仅要求降温,更要求部件保持温度的均衡性。
     总体来看,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尚不成熟,市场格局还未确立,但是却处于市场爆发前夜。
为此,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自主优秀零部件企业唯有依托传统热管理的技术优势,加大核心技术研发,以逐步从单一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提升至系统集成供应商。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高工电动车网获悉,近期大陆集团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由系统控制策略、电池冷却液与加热回路、电动传动系统冷却液回路、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加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等6大部分组成,可让多余的热量和动能反向补偿回整套系统当中,实现多余热量和动能的二次利用。
文章详情面广告
此文关键词: 热管理   新能源汽车   新蓝海